采访对象:张志刚:《潇湘晨报 永州主页》企业董事长
严政南:《潇湘晨报 永州主页》办事处主任
记者:你好!我们是新闻系通讯小组人员,请问能给我们几分钟采访一下二位吗?
严政南:好的!不过,时间真的很有限,你们两位小记者要抓紧时间啊。
记者:好的,非常感谢。我们看到此次贵报所招的人员包括采编、营销员与排版设计者在内也不过10人,数额其实非常有限,但看到你们手中的履历表大概有30几份了吧,请问目前为止,有应聘到相当印象深刻的吗?
严政南:有。憧吹轿易笫直哒庑┑拿唬ㄊ种缸湃怕睦恚,这些上面已经打了A,是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觉得还算满意的。
记者:哇,这么多人,只有这么几位让二位满意的吗?
严政南:是的。
记者:不过,仅仅这么短的时间,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快速就给了这些应聘者一个快速的定位与初步印象的判定呢?
严政南:呵呵····这个就是从他的礼貌、谈吐、行为举止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初步判定出来的。比如刚刚这个直接将履历表扔到这的人,我们就不会予以考虑了。
记者:哦,那也就是说,从应聘者到这里面试的那一秒开始,你们就已经给他们打分,在进行一个初步的判定了,是吗?
张志刚:是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虽然不会过分注重,但是它在我们的考核标准中占了一定的分量。
记者:看样子,从我们来准备面试开始,就需要以一个专业的职员来要求自己,而不再是一个学生的标准啊。那么你们招收员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是择优录取还是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呢?比如:这是在永州,会优先考虑永州本地人,因为他们对当地的民俗之类的可能了解得更多、更全面。
张志刚:原则上来说是择优录。且不峥悸瞧渌蛩。我们在录取时可能会去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这其实是很多企业用人的一个规律吧。因为太优秀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我们看中能力可是也同样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除此之外,我们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永州本地人,因为相对来说,本地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更了解,更有利于采访的深入与新闻的挖掘。
记者:好的,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你们比较中意的应聘者具有哪些吸引你们的能力呢?
张志刚:我们看中的,第一就是专业能力,我们希望我们选中的员工可以尽快上手,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另外,应聘者必须要具备一个求职者的基本素质,积极肯干,沟通能力强,热心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可以成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记者:那么,对于,大学现在很多人都热衷与追求的各类证书。作为用人单位,你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张志刚:这个,其实是对折开吧。我们在看履历表时,对于那些获奖多的,我们肯定会多留意点,毕竟能拿这么多奖,至少说明:他们在大学没有虚度光阴,有自己的追求。但是,这只是他们在大学的表现,到了社会,这又只能代表他们的过去,我们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实际才干。就像这些写作拿过奖项的,我们在复试时,会有笔试环节,到时候他们是有真材实料还是空有一纸证书,我们一测就知根知底了。
记者:呵呵···那看样子,在大学增强自己的实际能力才是王道。∧,对于我们这些还在校的新闻专业的学子们,您可以给我们点您的高见吗?
张志刚:呵呵····高见谈不上,但是意见倒是有点吧。我觉得,你们新闻系的学子们:第一、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尽量能做到“妙笔生花”,平时可以多多投稿;第二、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你们是要出去采访别人的,要敢说、会说、能说;第三、要平时多年积累常识,比如前面提到的永州本地人可能会优先考虑,但是,如果其他的人平时注意积累也能做到对永州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人,我们会更优先考虑。
记者:好的,非常感谢二位的合作,希望你们能在这招到更多优秀的人才。谢谢!
(后记:张董事长是位很平易近人的领导,如果不是时间有限制,我们真想再和这位毫无官架的领导多聊聊······)
——文:陈媚、谢艳